采用标准的html及css规范,使您的设计便于维护及二次开发,通过导出功能,可输出干净的html文档结构及css样式表,便于后期添加个性化功能。
水利
上海市水利院致力于城市防洪工程的规划设计。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上海市水利院对长江口、杭州湾“千里海塘”和黄浦江“千里江堤”进行了规划设计,先后完成了苏州河河口水闸工程、吴淞路闸桥、淀东水利枢纽及上海市西部地区防洪工程等市重大防汛工程,承接了浦东国际机场、虹桥枢纽、上海化学工业区等区域性排水工程,为上海构筑了一道防汛安全屏障。
上海市水利院潜心水闸泵站的研究和设计,在闸站的规模、结构型式等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铸造了水闸泵站的核心关键技术,其中吴淞路闸桥、苏州河河口水闸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太浦河泵站是国内已建单泵流量最大、总流量最大泵站。自2009年加入华建集团后,依托集团在建筑行业的优势,深度探索水利、建筑、景观、规划等多学科多专业之间的融合,打造了“水利建筑集成专项品牌”,设计完成了一批水利建筑集成的代表作。在上海建设令人向往的创新人文生态城市之际,让水利建筑可阅读,滨水空间可漫步,一批水利建筑成为地标性建筑物,树立了水利建筑的高端品牌形象。
自1990年,上海市水利院首次提出在长江口青草沙建立水源地设想,播下了青草沙水源地建设科学的种子,先后研究、设计青草沙水库、胡家山水库及岩洛水库等一系列滨海平原与山区水库枢纽工程。通过多年来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上海市水利院在平原和山区水库枢纽的规划设计方面积累了关键技术。
成立伊始,上海市水利院就致力于探索治水之道,对河湖水系及水环境治理孜孜以求,与上海水务行业各界一齐发力,完成了上海史上最大规模的骨干河道整治,承担了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元荡和淀山湖堤防达标及岸线生态修复工程、青浦环城水系治理工程及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之一嘉兴南湖水环境提升等工程,开展以平原河网水系及湖泊为特色的松江全国水利风景区、滴水湖全国水利风景区、花博会水系等水景观营造,凸显了江南水清、水秀、水柔,为上海的“天蓝、水清、岸绿”环境治理目标打下了基础,并为全国城市河道环境治理提供了典范。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上海市水利院始终秉承治水初心,不断创新治水理念,积累河湖治理关键技术,探索水利、景观、生态、人文、艺术等多学科之间的融合,设计蓝绿相融、健康永续的美丽河湖,让河湖水系兼具工程和文化艺术美。
上海市水利院是我国最早从事河口治理与滩涂开发的单位之一。凭借在海岸滩涂圈围造地技术方面的独特领先优势,上海市水利院几乎承担了上海所有促淤围海造地工程,并向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省市拓展,设计的围海造地面积超过600平方公里土地,相当于十分之一个上海、18个澳门,上海的版图在我们手中延伸。多年来,上海市水利院在长期从事滩涂治理工程的设计中不断突破,从高滩向低滩,积累了软基处理、龙口保护与截流、大型水力填充造地技术,透空离岸桩式坝、充泥管袋筑堤及堵口合龙、河口规划及治理等多项先进核心技术,主编和参编有关行业或地方标准、规范,全面见证了上海市滩涂整治史的重大变迁。
海洋及海岸工程
上海市水利院致力于为上海海洋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智力保障。在国家大力推进建设海洋强国,上海市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背景下,上海市水利院围绕治水管海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依托“上海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围绕生态和保护两个主题,着力推进海洋防灾减灾、滨海生态修复、海洋工程建设、海洋规划及海域资源调查、海洋管理等方面研究,承担了一系列的涉海工程设计及研究项目,助力保障海岸带生态安全和推动海岸工程的创新发展。
市政
上海市水利院在自来水及污水厂设计领域一直保持着稳中求进的步伐,业务覆盖了自来水和污水的常规处理、深度处理、生产废水处理及污泥处理等,始终坚守水厂全流程的“绿色低碳”设计理念,紧紧围绕“安全、高效、智能、景观”的设计目标,不断创新设计思路。针对目前水厂改造用地困难的实际情况,上海市水利院提出了“设施集成化、结构一体化”的创新改造思路,向现有用地挖潜能。近年来,上海市水利院承接了多座大型水厂的深度处理改造工程,为业主提供了经济、科学的改造方案,解决了诸多水厂的提标改造难点和痛点,有力保障了水厂出水水质的全面提升。
经过多年的设计经验积累,上海市水利院完成了多座有代表性的供排水泵站新改建工程,特别在泵站无人值守、低碳节能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较大的突破和创新,解决了供排水泵站在运行中存在的能耗、成本、安全和设备管理的瓶颈和难点。在特大型雨水泵站及长距离供水增压泵站工程设计方面也树立了特色品牌。
供排水管网作为上海市水利院业务发展的重要板块之一,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特别是供水管网设计,已经铸造成上海市知名品牌,承担了上海中心城区及青浦、奉贤、临港等区域80%市政供水管道的设计任务,年设计供水管道长度超300公里。排水管网设计在雨水提标改造、农村污水治理、污水提质增效和区域性的城市更新等领域形成特色,先后参与了上海市多项技术标准编制。供排水管网非开挖修复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先后完成了上海市供水管道非开挖修复实验段项目和奉贤区南排污水总管及附属设施修复项目。不断加大供排水管网关键技术研究,已在排水系统三网建模、中大口径供水管道超长超深定向钻、长距离输配水、中小口径供水管道喷涂修复等关键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市政路桥业务以精品市政为导向,以融合建筑文化元素为目标,大力拓展以交通枢纽、街区道路、景观桥梁等为重点的设计咨询业务。先后承接了上海南六公路(S1-S32)改建工程、上海三林滨江南片地区市政道路配套工程、雄安容东桥梁设计方案、南北高架(鲁班立交-S20)精品示范路等项目。秉承满足客户需求为己任,追求市政交通项目的功能性、观赏性和完美性,追求提升市政交通项目于城市空间品味相协调。
公路
公路是国家的血脉,是最基础、最广泛的运输方式。公司积极参与上海市的公路建设,先后完成了沪南公路、曹安路、沪青平公路、宝安公路等国省干线公路的新建或拓宽改建,为完善上海市骨干路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公路工程项目中,公司注重创新,研发了SLM混合料轻质路基、加筋土挡土墙等四新技术,并应用在工程实践中。这些四新技术减少了路基沉降、加快工程进度、节约了工程投资,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公司在桥梁工程领域拥有诸多建设成果。先后完成了思贤路油墩港桥、文翔路油墩港桥、三新路张家浜桥、曹安路24号蕴藻浜桥、中环线(浦西段)桥梁支座更新替换工程等重要桥梁工程。公司总结历年的项目经验推陈出新,桥梁结构形式包含了“双塔自锚式悬索桥”、“中承式系杆拱桥”、“双塔无背索斜拉桥”、“下承式系杆拱桥”,其中施贤路油墩港桥设计采用了“转体施工技术”。针对中环线支座病害研发新型的高承载支座和全新的顶升技术,首次形成了复杂交通下城市干道高架桥梁支座更新替换的成套关键技术,多项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相关成果为后续高架桥梁支座整治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
公司长期致力于上海的道路与桥梁的养护维修工作,专注于大中修的技术研发和应用。在多年的工程实践中,先后推出了“白加黑复合路面”、“共振碎石化白改黑”、“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路面”、“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沥青路面全深式冷再生”、“水泥路面就地冷再生”、“支座更换专利及精细化控制”、“中小跨径桥梁的桥面连续简支梁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等先进养护维修技术,为上海道路、桥梁养护维修领域的技术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大众旅游、全域旅游新时代的到来,人民群众对交通服务的品质化、多元化、潮流化、个性化需要标准日趋提高,高速公路服务区向生态、旅游、消费等复合功能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交旅融合建筑业务致力于探索“交通+旅游”的融合发展。特色服务区是高速公路服务和当地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的新型特色服务区产业模式,业务内容包括既有服务区改造,新建服务区旅游综合体。高品质交通场站是交旅融合的结合点与支撑点,同时也是交旅融合的载体,具有窗口效应、示范效应。
景观
上海市水利院立足水工、景观、市政、生态的综合优势,率先在福建南平市提出并成功实践“水美城市”建设新理念。该建设理念以坚持安全为基础、生态为根本、景观为体形、文化为灵魂的原则,以流域水系为主线,实施防洪排涝、市政生态、形象提升、旅游产业、智慧水务五大工程。依托水利工程规划和设计的技术优势,上海市水利院以保护利用河湖及其沿岸地区自然、人文资源及园林景观为目的,设计兼有环境保护、滨水贯通、科普教育、海绵绿地、休闲生活、美丽乡村、公共艺术等多种功能,实现河湖及其沿岸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城市开放空间。近年来,秉承公园城市和幸福河湖理念,立足上海,服务全国,完成一批带有示范意义的高品质滨水景观项目,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美丽街区是建设人民城市、提升环境品质、带动城市更新的重要载体。公司始终以“街道+”为理念,坚持品质优先,深化开展多条“美丽街区”工程创建。经过近几年努力,先后完成了杨浦区江浦路、长阳路、周家嘴路、隆昌路、政立路、大连路等多条主次干道的美丽街区建设。同时参与了上海首条红色经典步道的创建工作。公司始终以树立精品市政品牌为己任,从全要素全方位着手设计打造一系列高品质基础设施作品,体现精细化建设背景下市政工程的刚柔之美。
智慧水务及工程数字化
上海市水利院潜心钻研BIM技术,主编上海水利行业第一本BIM应用标准,开展泵闸正向数字设计、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BIM应用等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其中淀东水利枢纽泵闸改扩建工程为上海市第一批通过验收的BIM技术应用试点项目,张泾河南延伸整治工程为上海市BIM应用优秀标杆项目。荣获工程建设行业BIM大赛一等奖、全国水利工程BIM应用大赛“银奖”、上海土木工程、水务海洋工程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荣誉。上海市水利院近年来着力打造智慧水务专项化产品。专项化产品以BIM+GIS时空数据为底座、数学模型为核心、水利知识为驱动,通过数据深度分析、模拟与创新应用,实现传统水务工程建设管理的数字化转型、精细化管理和智慧化决策,推动水务管理能力适应新时代水利信息发展。
工程总承包
在国家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的时代背景下,上海市水利院于2011年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是全国水利行业最早一批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的省级设计院之一。在水利、市政、生态景观等工程中充分发挥以设计为龙头的优势,把握工程全局、统筹规划,将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贯彻于整个项目中,并对施工进行深入和有效的指导,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经多年努力,工程总承包模式逐步由联合体牵头向工程独立总承包转变,业务范围也走出上海,辐射长三角、广东等地。